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信息发布者:gdxpgoo
    2018-01-09 16:28:04    来源:第一农经   转载

    农业是第一产业,而“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更是我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农业高新示范区起着重要的作用。杨凌高新示范区,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也取得一定的发展。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图:杨凌农业高新区

      田野里建起孵化器

      金秋时节,杨凌农业高新区,天高云淡,瓜果飘香。行走在陕西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内,130多座“智慧”大棚次第排列,120位来自甘肃、贵州等地的农民“创客”“学员”忙忙碌碌,穿梭其中。

      由当地5家农业合作社联合建设的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是远近闻名的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和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以高级职业农民和农业高校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从建设、种植、作务到管理、营销全程指导。园区内,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大跨度双拱双膜保温大棚技术、袋装基质有机栽培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植物碳基营养肥料技术等多项专利“绝活”和田野孵化教育模式,让这片厚土更显生机勃勃。

      来自甘肃定西的农民蒋永琛是园区的第一期“学员”。“我承包了创业园的3个大棚种植蔬菜,日常管理中既有大学老师进行理论教学,还有园区的高级职业农民手把手教操作。现在我不仅学会了新技术,还掌握了管理经营和开拓市场的相关知识,相信以后大棚的效益会越来越好。”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图:杨凌农业高新区

      蒋永琛在大棚里耕耘梦想的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姜义亮也在杨凌农业高新区众创田园里,描绘出了“创业”蓝图。

      去年8月,姜义亮与几位同学在杨凌众创田园注册成立了西安锦华生态技术公司,凭借独特的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很快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今年2月,姜义亮的公司与上海麦腾创投达成500万元的投资意向。姜义亮告诉记者,园区对于入园的初创企业,5年免租金,并免费配套提供60平方米的住房和10万元的贴息贷款,让创客没有后顾之忧;园区还建立了“预孵化—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聚集了创业咖啡、创客活动中心、创业导师、互联网金融、财务会计、法律事务等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双创”生态。

      近年来,杨凌农业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将省部科研平台纳入示范区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面向创业团队先后开放16个资源共享平台。设立了1.2亿元天使投资基金,1000万元的创业种子孵化专项资金。取消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降低了创业门槛。目前,园区已培育创客项目120多个,注册公司60多家,达成意向投资1.6亿元。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图:杨凌农业高新区

      农业插上“云”翅膀

      “这里有好多野猪、锦鸡,还有赛马呢,感觉像到了动物园一样。”周末,在杨凌野猪林·刘家庄园,慕名而来的游客感慨。

      农庄负责人刘天成说,农庄产业已扩展到种植、养殖、餐饮、娱乐四大板块。以现代农庄为载体推进三产融合是杨凌高新区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杨凌高新区先后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了30多个现代农庄,主题涵盖苗木、果蔬、畜牧以及木屋酒店、养生餐饮、名贵家禽养殖观赏、文创等方面。2016年,全区接待农业观光游客460万人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

      “通过产业链、增值链和生态链三链融合,农庄内部形成了一个微循环经济链。而从农业到服务业则靠‘一朵云’,农庄在地上,营销在‘云’上。目前,30多家各类农庄全部加入了‘杨凌农业云’,农庄产品和服务的网上预约、预订、预购和农庄活动、农庄品牌的全方位宣传推广都在‘云’上。今年农庄的综合收入有望突破400万元。”刘天成说。

      农业不仅靠天,更要靠“云”。“杨凌农业云”是杨凌示范区依托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的集农产品电商平台、现代农庄集群线上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村土地确权平台、职业农民培训信息服务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平台。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图:杨凌农业高新区

      杨凌云服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宁亮说,“农业云”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快速获取供求、价格等各类信息,并作出准确决策,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农民生产不再盲目,销售也更加科学化。

      杨凌还通过物联网技术,用工业化理念经营现代农业,给农业安上了“千里眼”。走进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智能温室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陕西瑞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天玉介绍,小盒子学名叫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通过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大棚内的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数,并将这些信息数据采集汇总到农业专家的电脑里,专家足不出户就能实时对农作物进行诊断。

      培育“丝路”新“农人”

      9月3日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金乐天很快就办好了入学手续,正式成为该校资源环境学院的博士生。金乐天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教育交流的受益者,也是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新技术“走出去”的参与者。2016年7月,中国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多所著名农业高校的所在地,杨凌农业高新区已成为“一带一路”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镇。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农业插上“云”翅膀  培育“丝路”新“农人”
    图:杨凌农业高新区

      去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丝路沿线12个国家的5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杨凌共同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已有500多名外国留学生在这里求学,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196人。

      如今,杨凌不仅培养学生,还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郭建树说,在商务部、科技部的支持下,杨凌成立了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这项主要面对发展中国家和丝路沿线国家的培训,迄今已举办77期,累计为100多个国家培训了包括30位农业部长在内的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1890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